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初試赤足跑

如果你這幾年有在跑步,你應該會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各大廠相繼推出號稱赤腳感受的跑鞋,因為人類擅長的不是短跑而是長跑,布滿全身汗線提供優異的排汗與散熱能力、高效率的跑步呼吸方式、跑步時穩定的視覺,這些讓人類自然具備了馬拉松的天分。

赤足跑,顧名思義就是以赤足的狀態跑步。這是一種自然的跑步方式。這種自然的跑步方式並非突然出現,而是源自於人類的運動本能。一直以來在全球各地都有許多赤足跑者,其中著名的代表之一是赤腳獲得1960年羅馬奧運會馬拉松冠軍的阿貝貝.比基拉。

赤足跑步的好處早已得到科學研究、教練和運動員們的支持,漸進式的赤足訓練能夠強化腳部和小腿肌肉,使跑姿更自然,跑步更輕鬆。與穿傳統跑鞋跑步姿勢對比,赤足跑步有更自然輕盈的著地方式,避免腳跟著地時的劇烈撞擊,從而避免膝蓋和脊椎的運動修害。

赤足跑是回歸自然之舉,練習後雖則扁平足毛病不見明顯改善,但發現確是增強了耐力,也改善了跑姿。最初在運動場練赤足跑,從不習慣到後來可以一口氣跑一兩小時。

赤腳跑本身並沒有甚麼神奇,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並沒有發現赤腳和穿鞋在腳的負擔上有甚麼差別 (但鞋子的重量是有一些影響), 主要造成的差別因素是跑姿,而我個人的實務經驗是真的赤腳跑會比較容易抓到所謂 "正確" 跑姿的感覺。

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是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衝擊力大 (但衝擊力大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對腳跟、小腿前面、膝蓋、大腿、髖部、腰背的負擔較多 (但負擔多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的 "重複施力受傷" 比例多 (其他種類的受傷誰多誰少也仍待研究)。

赤足跑步方法可令步幅、步速及步頻重身調節至適合個人的跑姿,利用全身的肌肉令跑步時更輕盈自然。亦有一些參加者在學習赤足跑時舒緩了膝蓋及腰部的疼痛,再次重拾跑步的樂趣。

最近參加了Vibram 天生就會跑—VFF赤足跑香港訓練營2013,為期五個週末的訓練。

完美赤足跑法的每一個細節很難用語言來解說。因為每位赤足跑者的特點都不同,跑法上也會有些細微的差異。所以,天生就會跑VFF赤足跑訓練營教給每一位赤足跑愛好者共通的基本訓練方法和技巧。參加者需要在嘗試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腳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傳遞關鍵資訊給大腦,再由大腦送出指令給肌肉,讓身體盡可能完成最有效率與流暢的步態。赤足跑是和感覺相關,而不是思考。



首個赤足跑訓練營於烏溪沙青年新村營舉行

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行動,一齊踢走運動鞋,以後不再受運動鞋的束縛,回歸自然!


第二課和第三課在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訓練營的重心主要協助我們去發展一種最自然的跑姿,從而提升各跑手的效率及減低受傷的機會,激發我們與生俱內會跑的潛能!包括了動感十足的Heyrobics訓練,隨著澎湃的音樂節拍,赤足跑從此變得更有趣!教練團隊一更整合再延伸之前所分享過的各項技術去進一步提升大家的跑步效率!





可惜,第四堂因為天雨關系,再加上要為大仔準備考試,我錯過了在淺水灣舉行的訓練營。

到最後的第五課畢業堂,在寶雲道公園經過一輪體能訓練後,大家都要接受5公里的赤足跳挑戰!在炎熱的晴天下,我以均速5'03"/km完成,這是我以前穿運動鞋時比較快的跑速。証明我已初步掌握到赤足跑的方法。




如果你決定嘗試 "赤腳跑" "前足跑法", 對於網路上的資料請小心篩選採用/或不採用. 有許多資料可能只是個人經驗,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另外 "前足跑法" 可以減輕腳跟, 小腿前面, 膝蓋, 大腿, 髖部, 腰背的負擔; 但會增加小腿後面, 阿基里斯腱, 腳背, 腳底, 腳踝的負擔, 跑時跑後請特別留意這些地方是否痠痛或受傷, 並沒有證據說 "前足跑法" 適合所有人, 如果這些地方本來就有病痛請考慮不要嘗試 "前足跑法".

赤腳跑大部分資料可能都是英文的, 這邊有篇部落格也許可以參考一下..

http://anmin-barefoot-running-logs.blogspot.tw/2013/04/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